33家企业治理水平领先减免限产停产

中国环境报记者周雁凌 季英德 王文硕济南报道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日前对全省31个重点行业中的铸造、碳素、电解铝等15个行业进行环保绩效分级,公布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A级企业名单,33家污染治理水平领先... 【详情】

兰州将大气治污网格化经验写入地方法规

记者从2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甘肃省兰州市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网格化治污经验写入《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兰州市人大常委会城市建设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主任郑继祖介绍,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已经批准... 【详情】

生态环境部通报环评文件复核发现问题及处理意见

中国环境报记者马新萍12月23日北京报道 生态环境部日前通报了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第一季度环评文件复核发现问题及处理意见,对6家编制单位及相关编制人员予以通报批评和失信记分5分,相关失信记分情... 【详情】

五大焦点透视长江保护法草案

□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蒲晓磊 12月23日,长江保护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 作为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草案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 【详情】

现在起至明年3月底 沈阳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12月26日,记者从沈阳市政府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到,从现在起至2020年3月底,沈阳将从环境专项整治、推动管理质量提升、保障冬春季城市运行三方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在环境整... 【详情】

解决流域管理“九龙治水”顽疾

□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蒲晓磊 用“千呼万唤始出来”这句话,来形容长江保护法草案,颇为贴切。 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多次提出涉及长江流域立法的议案和建议,其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至五次会... 【详情】

长江保护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一部全面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法律——长江保护法草案,23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为什么要制定一部专门保护长江的法律?如何真正保护“母亲河”?“新华视点”记者针对法律草案重要看点采访了有关专... 【详情】

最高法:拟在部分地区改革试点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

《关于授权在部分地区开展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草案)》今天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根据草案,最高人民法院拟在部分中基层法院和专门法院进行为期两年的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 【详情】

亳州生态环境执法机构改革落地

中国环境报讯 安徽省亳州市编委近日印发《关于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编制事项的批复》(亳编〔2019〕63号),标志着亳州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亳州市、县两级生态环... 【详情】

帮助找问题 积极促整改

中国环境报讯 今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彭州生态环境局在执法中既采取监管型、约束型管理手段,又强化服务型、引导型治理理念,做到“两手抓”,助推企业绿色发展再上新台阶。 靠前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制作“服务... 【详情】

“合体”后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

□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宁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以下简称草案)23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此次是将几经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与2017年3月通过的民法总则合并... 【详情】

陕西推进排污许可证后执法

中国环境报讯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印发《关于推进排污许可证后执法工作通知》,全面安排部署排污许可证后执法工作。 陕西省启动排污许可证全面核发工作以来,全省37673个固定污染源纳入管控,其中持证单位5... 【详情】

环境侵权等诉讼当事人收集证据途径扩展

中国环境报记者 谢佳沥 12月26日北京报道 最高人民法院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修改决定》)。 据了解,《修改决定》共115 条,... 【详情】

青吴嘉检察机关建立公益诉讼协作机制

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李苑苏州报道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检察院与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检察院近日签署《关于建立青吴嘉检察机关一体化发展太浦河流域生态资源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 【详情】

监督性监测为环境执法监管提供支撑

山东省聊城市生态环境局茌平区分局积极开展监督性监测,为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管提供支撑。图为监测人员夜间爬上监测平台,对企业外排污染物采样监测。董若义 党淑青摄 【详情】

“环境有价 损害担责 应赔尽赔”理念初步建立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於方 齐霁 田超 作为一项开创性、长远性、基础性的工作,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自启动以来,“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应赔尽赔”的理念初步建立,为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埋单”... 【详情】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取得哪些积极成效?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取得哪些积极成效?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理念初步建立 改革实施以来,中央各部门和全国各地积极落实改革要求,各省(区、市)均成立由省级领导担任组长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省级改革实施... 【详情】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 环境责任制度亟待法制化 目前关于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认定与赔偿还缺乏系统、规范、统一的法律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多掣肘因素。需要在法律层面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 【详情】

济南槐荫区建立网格化监管长效机制

中国环境报讯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网格化环境监管以问题为导向,以整改为抓手,深入排查突出环境问题。2019年以来,通过网格监管巡查发现环境问题两万余件,并积极督促其整改。 围绕日常监管中存在的难点、盲点... 【详情】

政讯通•全国环保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环保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环保事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