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荒漠变绿洲的接续奋斗者

兰州3月30日电时代楷模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陇原大地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表示,他们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忠实践行者,是荒漠变绿洲... 【详情】

新疆河狸守护者:为濒危动物“寻家”

每隔一天,退伍老兵塔里哈提那毕都会步行4公里,给121号河狸家庭带饭,饭食品种包括树枝以及募集而来的胡萝卜等。树枝是为了给蒙新河狸磨牙,而胡萝卜是急救食物和营养品。 初雯雯供图 半水生的蒙新河狸属于欧... 【详情】

百花岭“守山人”李合岭:好生态让景区焕发生命力

原标题:好生态让景区焕发生命力 百花岭雨林文化旅游区董事长李合岭(右)与员工交流工作。 粗喙秋海棠。 百花岭山中溪水长流。 很难说得清,这片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山头,究竟承载了李合岭多少的心血与足迹。... 【详情】

黄河源头的“守望者”:环境好了 日子富了

春季的黄河源头鄂陵湖畔依旧白雪皑皑,寒风呼啸。索索和他的队友们穿着统一的马甲,按点进行巡逻。 图为生态管护员们在黄河源头鄂陵湖畔进行巡护。中新社记者 孙睿 摄 每月有28天都在巡护的路上,每天天蒙蒙亮... 【详情】

漂洋过海来种树——三沙造绿记

在大海中的岛礁上种一棵树,有多难? 海南省三沙市渔民这样回答:早年间,一棵树苗从海南岛上船漂洋过海,经20多个小时辗转180多海里后,大船就近抛锚。树苗再被搬到小船或小舢板上,往岛礁上送。 这仅仅只是... 【详情】

退伍老兵近十年植树五百余万株:挣了钱就想栽一片山林

近十年共植树五百余万株 一个退伍老兵的种树梦 张俊平12岁就跟着村里的6位老人上山当了护林员,直到18岁入伍前,山林就是他的家。6年的护林生活让他对树的感情生了根。 时光荏苒,当年的护林小伙如今已年过... 【详情】

这个熊猫护卫队,厉害!

志愿者们在野外安装调试红外相机。 保护区里的大熊猫。 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保护站中,白熊坪是最偏远、海拔最高的,但也是名气最大的。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两个大熊猫野外观测站之一。这里招募志愿者时... 【详情】

守护,为了你最美的样子(美丽中国·保护区里的年轻人

核心阅读 在山东东营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群年轻人守护着南来北往的鸟儿。观测、保护、调查、研究泥质滩涂上、两米多高的芦苇丛里,留下了他们闪光的青春。 由于专业、为了爱情、出于好奇当初来到这里... 【详情】

呼伦湖畔的野生动物守护者

在呼伦湖畔,双龙为救助的雕鸮做野外放生训练(4月13日摄)。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有一名80后蒙古族小伙名叫双龙,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他所在的新巴尔虎右旗位于呼伦湖的西南岸,... 【详情】

治沙专家刘铭庭—无悔的红柳人生(爱国情 奋斗者)

刘铭庭伏案工作。 刘渠华摄(影像中国) 有时候,人的记忆会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多年前那个炎炎夏日的午后。 86岁的治沙专家、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刘铭庭坐在家里阳台的摇椅上,回忆起60年前... 【详情】

陈克复:与造纸污染过招40年

虽已年过七旬,但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克复精神矍铄,工作量丝毫没有减少。除了外出开会,其余时间他都在办公室工作,偶尔有空就在校园里散步。选择了这一行,就不能懈? K?怠? 陈克复的办公室里... 【详情】

用愚公精神创造生命奇迹—甘肃古浪六老汉播绿八步沙的故事

在甘肃省古浪县境内的黑岗沙风沙口,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用稻草压沙。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摄 (光明日报记者 宋喜群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雯静)八步沙是腾格里沙漠南缘凸出的一片沙漠,是甘肃古浪县最大的风沙口。一... 【详情】

自掏腰包守荒山 义务种树十二载

68岁的王惠民是个老顽童,网名王大山,退休后迷上了种树。遇上投缘的人,他会抖落一个小秘密:这3个字倒过来怎么念?山大王! 退休后,王惠民和他的老友姜忠声就成了山大王,每隔一天,上山植树护林,常年不? ... 【详情】

尹河长的“三板斧”

春日的一天,山西省襄垣县大黄庄村村支书尹建国又来到浊漳河边。 浊漳河是晋东南的一条主要河流,也是海河的重要支流。大黄庄村紧靠着浊漳河,村里有两公里河道。2017年7月,大黄庄村村支书尹建国被任命为村里... 【详情】

爬行,再爬行!双腿截肢老兵18年植树绿荒山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赵鸿宇、秦婧 冬去春来,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井陉县马峪村,一位双腿截肢老汉正背着镐头、铁锹等种树工具,双手撑地,膝盖用力带动身子往山上爬。这里的山多是乱石山,坡常有滚石,地全是碎石地,... 【详情】

青年科学家杨军:以科研“护卫”城市水生态安全

杨军在实验室 中科院 供图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些年,水生态环境的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 杨军是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他带领团队做的便是:为中国城市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对策。 杨... 【详情】

“刘红柳” 一辈子大漠扎根种树

刘铭庭(左三)与老乡合影(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挡住风沙,对于新疆绿洲里的百姓来说,是口口相传的提醒。他们世代对抗的,是中国那片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半个多世纪前,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小伙子... 【详情】

改革先锋王有德:愿为治沙事业奉献一生

任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白芨滩防沙治沙林场场长,他用不服输的精神,带着林场职工与沙漠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搏斗。 太自豪,太激动,太多的没想到。12月18日,记者连线到在北京参加庆祝改革开放... 【详情】

返乡治沙20年 染绿荒山18万亩

定边县 定边县素有旱码头和三秦要塞之称,定边还是全国县级区域石油产能第一大县。石油探明储量16.18亿吨,含油面积5000平方公里,天然气探明储量3000亿立方米。 山高路远,唾沫洗脸,对常年生活在白... 【详情】

环保斗士执法中被撞拖行牺牲:拖行距离达2.1公里

陈奔 环保斗士生命最后的91秒 姓名:陈奔 性别:男 终年:30岁 去世时间:2018年12月1日 去世原因:环境执法过程中被撞拖行(因公牺牲) 陈奔生前是温岭市环境监察大队副大队长。温岭市环保局供图... 【详情】

政讯通•全国环保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环保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环保事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