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队伍自身防护能力亟待提高

◆孙贵东 近日,某企业发生一起意外事故,1名工人在处理污水时跌入池中,救援者在救援时也发生意外。据笔者了解,类似的情况在环境执法人员身上也曾经发生过,庆幸的是监测人员没有受伤。对此,笔者认为,随着环保... 【详情】

瞻前不顾后 部分城市垃圾分类流于形式

经济参考报记者 王靖 魏婧宇 安路蒙 呼和浩特报道 目前,垃圾分类工作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一些地方取得了实质进展。但记者近日在国家2017年确定的46个垃圾分类先行先试重点城市之一的呼和浩特市采访... 【详情】

实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要抓住哪些关键点?

◆刘瀚斌 前不久,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专章提出要“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明确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的制度创新... 【详情】

垂改后环委会如何顺势而为?

◆王冠楠 当前,一些地区为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了相应的议事协调机制,比如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等机构,负责研究解决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问题,强化综合决策和领导。随... 【详情】

生物新材料有望终结“白色污染”

经济日报记者 顾阳 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合成纤维原料来源于石化资源,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白色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以生物基材料替代传统的不可降解塑料,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日前,全球首条千吨... 【详情】

养猪业就是污染产业吗?

伴随生猪价格的高位运行,一种“养猪场是环境污染大户”的老调子又开始在网络上流传起来。应当说,拿老眼光看“猪”,拿老标尺衡量“猪”,不仅不明智,而且不科学。不能把养猪场视为生态环境的洪水猛兽,要实事求是... 【详情】

“不处罚不审批”现象如何破解?

要合理准确把握环境管理与服务的力度、边界。在把握处理二者的关系上,要坚持一条基本原则,那就是管理与服务不能偏执一端,无论是管理还是服务都要依法依规依权依责。 ◆孙贵东 近日,笔者所在地区生态环境部门对... 【详情】

实现垃圾分类要久久为功

◆刘四建 近期,为了适应新形势,做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北京市1.5万多名人大代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听民声、察社情,寻求良方,全力破解垃圾分类难题。 笔者通过深入生活垃圾循环经济园... 【详情】

垂改来了,县级环境部门有哪些期盼?

◆丘焱伦 随着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措施落地,县(区)级生态环境部门成为市级生态环境部门的派出机构。以县级生态环境部门为例,改革后,县级生态环境机构不再是县政府的组成部门,环境监管、监测机制和人... 【详情】

养猪与环保并非二选一

经济日报记者 乔金亮 对生猪养殖来说,既要保供给又要保环境,找到这样一个平衡点是可行的。 2.3亿公斤肉、8000万公斤禽蛋、1亿公斤牛奶,这是我国每天消耗的肉蛋奶数量,今天的年轻人很难想象40年前靠... 【详情】

生态保护红线评估不是重新划定 而是针对问题、解决问题、优化完善

人民网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 孟哲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生态环境部9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表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已经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总体上,各方对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详情】

环境信访“金矿”该怎么挖?

◆赵建峰 生态环境部近日通报8月全国“12369”环保举报办理情况。通报显示,信访举报量下降明显,8月全国举报量同比下降近四成,电话、微信、网上举报同比均显著下降;环境信访举报途径畅通,举报不再局限于... 【详情】

多措并举提升绿色消费水平

◆赵文霞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绿色消费是在生产、消费及处置过程中都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现代新型消费模式。绿色消费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经济绿色发展的助推... 【详情】

污染发生年代久远,民事公益诉讼能否追诉?

◆于洪泽 如果环境污染已发生多年,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赔偿,是否过了可追诉期?民事公益诉讼时效,实质上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则丧失请求法院依法保护其权利的法律时效。 要想解决破坏生态环境领域... 【详情】

气候变化让地球96%人口大脑发育受影响

觉得自己脑子有点不好使了?现在,给你一个谁也无法反驳的借口。 科学家研究称,如果全球变暖继续加剧,到2100年,全球96%的人口可能都无法摄取足够的ω-3脂肪酸,而这种天然脂肪酸对大脑发育十分重要。 ... 【详情】

借用“外脑”加强基层环境执法力量

◆尚益 笔者在近日参加的一次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项检查中,看到组织方邀请了大专院校的专家一起参与检查。专家针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逐一进行检查,指出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出整改措... 【详情】

垃圾分类贵在实 不要博眼球

近日,首批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在北京某社区落地推广,只需要扫描机器屏幕上的二维码绑定手机号,就可以开启舱门进行投递,并自动获得积分。为此,笔者专门到这个社区实地了解情况,发现所谓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只回... 【详情】

远离油老虎,绿色武器走俏战场

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一直以来,传统的大型装备无一不是消耗巨大的“油老虎”,不仅使用成本高昂,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但为了能够最大程度提升装备战斗力,各国军队一直在“隐忍”。 然而,英国国防部近日却宣布,... 【详情】

综合施策抓好环境信访案件查办

◆孙贵东 环境信访是公众表达环境诉求的重要途径。为更好地维护信访双方当事人的合法合理正当权益,提高环境信访案件查办的满意度,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准确鉴别、区别对待、分类施策。不管被举报对象是否... 【详情】

餐饮油烟治理迈入精准监测新阶段

经济参考报记者 高伟 北京报道 在当前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的关键期,油烟污染物的排放更是不容忽视。近日,由中国环境报社主办,武汉天虹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京津冀地区餐油烟在线监测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 【详情】

政讯通•全国环保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环保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环保事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