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也要遵循自然规律 废弃矿坑变身“小九寨”

这是一片神奇的湖泊群:五彩缤纷的湖水颜色,有的蓝得像蓝宝石,有的绿得像祖母绿,有的由黄绿到浅绿再到深绿,变幻多姿。 其中,还有一处形态罕见的湖泊,从空中俯瞰,宛若一颗绿色的巨心。水中鱼翔浅底,成对的鸳... 【详情】

安徽黄山:三轮生态补偿机制后的新安江

“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安徽与浙江自古地缘匪浅。发源于安徽黄山市休宁县的新安江,经由浙江省淳安县汇入钱塘江,安徽段平均出境水量占千岛湖年均入库水量的60%以上,是下游地区最重要的战略水源地... 【详情】

各地垃圾分类标准不同怎么办?统一标准来了

说起“垃圾分类”,大家一定同意应该分。可是到底怎么分?不同的地方,分法却不一致。很多人在一个地方好不容易养成的分类习惯,到了新的地方还得重新再学。就这一问题,住建部近日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新版标... 【详情】

绿色的启示——西部地区生态问题典型个案再调查

山从这里起,水从这里来。透过生态之眼,西北地区可谓极端重要又无比脆弱。 木里煤田超规开采、腾格里沙漠排污、祁连山无序开发、秦岭北麓违建别墅……2014年以来,生态警钟在西北不断被敲响,引起中央和全社会... 【详情】

环保执法不“一律关停”,为民企绿色转型腾空间

在反复强调禁止“一刀切”的同时,相关部门更要通过机制改进消除基层环保执法者搞“一刀切”的动力。 11月15日,全国工商联、生态环境部在河南省郑州市联合召开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交流推进会。 这次会议... 【详情】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宏贤:立法保障秦岭生态

《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体现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要求,是完善我省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深入实践。 突出保护优先。将原《条例》“禁止、限制和适度开发区”修... 【详情】

水沙调控体系初步建立 减少黄河泥沙淤积

“黄河斗水,泥居其七。”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 多年来,黄河治理持续推进调水调沙,通过水利工程调节,初步形成了“拦、调、排、放、挖”的综合处理利用泥沙体系。 在黄河流... 【详情】

凝聚新时代自然保护的“中国力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近年来,中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试行国家公园体制,既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又广泛借鉴国外成功经验。10月30日,第一届中国... 【详情】

甘肃司法“破题”黄河生态治理 九成乱象获整改

“甘肃是国家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和涵养区,共有江河及其支流、排水沟道3338条,有天然湖泊20个。我省干旱少雨、生态极为脆弱,长期以来,一些地区为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详情】

中科院团队破解农畜牧业氨排放污染

中国农畜牧业氨排放大、高排放区与大气严重污染区高度重叠,是导致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备受关注的问题该如何破解? 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的最新消息称,该中心研究员胡春胜、... 【详情】

南水北调东线通水6年:水一来,整个生态就变了

江流与水泵的叶片交汇旋涌时,运转声最大可达99分贝;抽放、分流,长江水拾级而上,爬升65米、穿越1467千米最终流入万千家庭、农田和工厂时,润物无声。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使命,“南方... 【详情】

商品过度包装 呼吁快递箱循环用

“双11”火爆来袭,与期待已久的商品一同被快递小哥送来的,还有大大小小的快递纸箱、泡沫塑料快递箱、快递袋、冰袋、填充气囊、保温棉等包装。“双11”11年来,人们在享受足不出户即可居家购物便利的同时,越... 【详情】

国内最大垃圾填埋场提前20年饱和 将建生态公园

问题来了!国内最大垃圾填埋场变生态园 西安每天10000吨垃圾去哪儿了呢? 在西安,位于灞桥江村沟的垃圾填埋场是西安主城区仅有的生活垃圾填埋? Q巯拢?飧稣嫉孛婊???1000亩的国内最大的垃圾填埋场... 【详情】

一种科学上认为已消失的物种被重新发现

根据英国《自然·生态与演化》杂志11日发表的一项生态学研究,一种在科学上被认为已消失的鹿类有蹄类动物,在越南野外被重新发现。此前,最后一次关于这种银背鼷鹿的记录是1990年被猎杀的一个标本,现在是研究... 【详情】

中国饮用水源地环境隐患大降 3年清理万余违法问题

从长江经济带11省(市)126个地市到全国31个省(区、市)300多个地市,2800多个水源地,历经3年,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到今年年底,我国县级以上水源地环境违法问题清理整治基本完成,届时将消除水源... 【详情】

黄河流域最大淡水湖乌梁素海:水质变好飞鸟游弋

“10年前,乌梁素海污染严重,打起来的鱼一死一大片。现在的鱼又大又肥,10斤重的鱼也很多见。”61岁的刘旭庆住在距离乌梁素海约1公里的村庄,谈及乌梁素海发生的巨大变化,他将之归功于乌梁素海的综合治理工... 【详情】

生态环境应急专家组将发挥什么作用?生态环境部回应

生态环境部近日组建了生态环境应急专家组,针对该专家组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问题,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29日表示,该专家组将协助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必要时参加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指导和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提... 【详情】

大力开展保护修复 江苏打造最美“长江岸线”

依山傍水,江风习习,生产岸线变为生活岸线,公园绿地替代码头船厂,物流基地变身生态绿岛……从之前的“重化围江”到如今的一江清水、两岸葱绿,400多公里的长江江苏段经历了怎样的嬗变?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付出?... 【详情】

生态环境部:继续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 没有任何动摇

近期有评论认为,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和外部复杂的局势,今年中国北方的煤改气将会暂缓或者是搁置,生态环境部有什么评论?对此,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今年将坚定不移会继续推进清洁取暖工作,没有任何动?... 【详情】

在保护生态中脱贫致富——云南独龙江乡的生态脱贫实践

刀耕火种、烧柴取暖,曾是我国独龙族世代沿袭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独龙族聚居的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乡,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导致“树越砍越少,山越烧越秃”。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政策实施,独龙江乡依托生态资源... 【详情】

政讯通•全国环保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环保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环保事业发展中心